危机重重的五金机电圈

藏传佛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“轮回”,现实生活的事情也确实有很多“盛极而衰“的案例,也许这就是宿命。我们机电行业的工厂也一样,不断的在新陈代谢轮流坐庄,“你坐初一,我坐十五”式的轮回交替。有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工厂没落了,有些看似生龙火虎的工厂瞬间休克,这种行情谁倒下或者没落都不要惊讶,你看到的只是企业的表象,而内在的风险和危机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。

五金机电

客观来说,机电行业形成原始积累的企业并不太多,即使有更多也是那些出道较早并曾经辉煌过的企业,例如电动工具行业的正阳、博大、信源这种企业,在工具行业蓬勃发展的阶段积累下不错的家底。而作为近几年才冲出来的“后起之秀”大多数可能没有形成强大的资本积累,他们的发迹更多源于产品的“性价比”,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较低,根本没有条件形成良好的资本积累。产能扩张、设备投入、厂房扩增、客户欠款都伴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而同步增加,而企业产生的利润不足以覆盖如此大的资金缺口,那企业怎么发展?只能依靠银行贷款或者供应商支持获取发展资金,行情好的时候都相安无事。但近几年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,市场低迷导致利润更低回款更慢,银行同步收缩贷款额度更是让企业雪上加霜,如果再赶上企业有重大的投资项目或者异业投资失败,企业的资金链条肯定吃不消,种种类似情况的出现导致部分看似“良好”的企业问题频发,这就是一些工厂的现实情况,企业看似风光的背后却埋藏着毁灭的种子,“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”可能是对这种意境最好的解读。

走访市场时候恰好碰到济南乐金机电袁总在公司,他除了做批发外自己也在老家办厂,对于目前制造企业遇到的困局也是深有体会。他自己的工厂柯本现目前主要是以水钻、磁座钻为主,在创业前期也有做一些传统的电动工具项目,经营后期全部砍掉了,对产品结构进行了重新的定位。袁总谈到“我自己也一直在做批发,代理商是很现实也很精明,并且现在渠道层面的信息相当透明,你的东西如果做不出差异化,配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渠道必然选择更具性价比的东西,以我们入场的时间点传统的电动工具项目做不出优势,品类太多单品量又不大,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个包袱,还不如聚集资源到更有发展空间的项目上去。现目前我们柯本聚集于磁座钻这块,市场比较小从,也不会引起一些“大鱼”的关注,本身在渠道及用户层面跟现有传统批发渠道有一定的差异性,更适合我们企业的发展”,这确实也是肺腑之言,笔者也比较认同袁总的观点。

针对工具企业的生存现状及发展问题袁总也聊了些自己的观点,“如果工厂在某个品类或者领域确实有机会挤进前几名,那你最好的选择就是放手一博,毕竟摊子已经支在这里,收手有可能面临着更大的损失。针对那些本身缺乏竞争力在该领域比较弱的工厂,你去拼的最大可能就是成了”价格战“的炮灰,不一定能打出一个“美丽新世界”来,还不如静观其变等待合适的出手项目和时机。袁总说到“今年柯本也有遇到同行的非理性竞争,有些同行的资金出现问题,不考虑产品及品牌的生命力,走的是低价透支市场的路线。我们的方针是不跟对手去抢短线的市场份额,而是努力塑造出一些差异化的产品投放市场,给企业和客户营造更良好的生存空间”。

通过综合的对比分析,笔者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那些浮出水面的问题企业或多或少都风光过;反而有一些没有“大红大紫“过的企业却发展比较稳。例如锤镐领域的普力通,似乎没上过什么头条(笔者的信息范围内,不排除笔者信息闭塞),就是这么一家低调的企业,去年搬进了自建的新工厂。圈内人都知道,永康很多“新秀“的厂房多数是租来的,拥有较大面积独立厂房的并不算太多。去年跟普力普的两位老板有过一次接触,他们当时对于工具的行情有较强的危机感,感觉行情不太乐观,企业更倾向于保守的发展策略。这正是以上两者之间的差距,前者趋向于激进,后者趋向于保守;前者盲目乐观,后者有较强的危机意识。正是企业在同一阶段选择了不同的运作策略,才造成了今天不同的结果。企业的成功与失败肯定还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,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就不在一一赘述。有时候“你最大的优点到不同阶段反而成了你最大的缺点”,曾经的辉煌让他们冲晕了头脑,丧失了危机感,危机却不期而遇,在此我们只能替那些企业感到惋惜。

正如马云说过的“今天很残酷,明天更残酷,后天很美好,有些人死在今天,有些人死在明天晚上,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”,现实就是这么残烈。死亡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,这是最令人“焦虑”的。正如圣经里的一句话“今天的鞋和袜,不知道明天还穿不穿”,作为企业我们要时刻做好危机来临的准备,保持高度的警惕感,反而有可能活的更长久。

文章编辑:移民通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ctell.com/archives/3313

(0)
上一篇 2015 年 9 月 1 日 07:35
下一篇 2015 年 9 月 2 日 18:30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