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金机电圈制造工厂何去何从?

中国的制造业走到十字路口,机电行业的未来同样需要从业者做出选择,机电行业的源头制造体系也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。从自身体系来讲,已经游走了利润平衡点的边缘;从下游渠道来讲,渠道联盟的崛起,也给工厂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。一系列变故都让工厂如履薄冰战战兢兢。2016,制造工厂该何去何从?

五金机电

面对渠道层面的变革,要想顺利过关,两种层次值得参考:一,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,渠道不舍得放弃。二,有制造优势,品质稳定,性价比突出。占据其中一点,工厂不至于没落。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工厂,也不是一定就会马上死,即使能一直存在,对行业的格局的影响也将微乎其微,渺小的让大家意识不到你的存在。

从长期发展的角度,品牌落地是主线;从短期操作出发,“性价比”是暂时摆脱不了的“魔咒”,只能靠相对的性价比建立品牌影响力,然后再图谋品牌大业。作为有机会杀出来的工厂,除了做好制造基础外,一要有品牌落地的痕迹,二,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,抓住那些潜在的生意机会。

1、认清市场现实,与其被淘汰不如主动退出

市场竞争逐渐升级,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,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些工厂被迫出局,谁也无法逃避市场竞争的残酷性。在你个人前景预判没有什么希望的时候,主动退出比被动淘汰付出的代价要小。通过1-2年过渡逐渐退出市场,大家都喜欢向前冲,感觉更正。但在大势已去的时候,“退“也是一种”智慧“

2、要么做强品牌,要么做精产品

做品牌有较高的门槛,除了自身的积累,还需要在不同层面有些突破,来建立品牌的认同感。

虽说“高处不胜寒”,但仍然有些品牌“坚守品质,剑指高端,耐住寂寞,高举高打”实现了品牌突围,垫定了自己在发电机领域的高端形象。这条路很难,对品牌的考验也很大,但能顶住现实压力的企业仍然会有所收获。

大多数企业可能不具备这种底气和毅力,那只能选择难度系数低一点路径,做减法,把伸出去的五个小指头收缩回来攥成一个小拳头。强化细分领域的项目优势,建立在机电行业的特殊存在感。

3、渠道布局:滥爱并不可取,绝对专一也不一定是好事

机电圈的联盟越来越多,自有品牌从稀缺走向泛滥,仅靠“独家保护”对渠道已经没有强大的诱惑力。我相信没有品牌和性价比支撑的“区域保护”,没人会买单,批发商不会感冒,零售商也不会接招。

独家代理看似对渠道有诱惑力,实则有其潜在条件,你的产品要有相对的竞争力。如果说东成给你独家,你可能玩命也要拿下。如果阿猫阿狗给你独家,你可能看都不看一眼。

从传统的角度看,要想产品有竞争优势,销量规模就要跟的上,也意味着你渠道渗透要合理。这就要求你有量保证性价比,又要有一定的保护,这是相对矛盾的话题。但其中“度“的把握很关键,既有一定的竞争又不至于过于泛滥,这种平衡很有技巧性,就是这种平衡决定了谁能笑傲江湖,谁将惨遭淘汰。

4、联盟是“威胁”,也是机会

针对市场低迷和渠道变革,很多工厂感觉很迷茫,看不清楚以后该怎么走。自己的客户纷纷加入各种联盟,担心自己的销量受到冲击。跟联盟合作,又怕被绑架。针对这一个纠结点,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
作为联盟组织,如果在连锁的道路一定期望的话,不太可能一直用单一品牌输出产品,必然会融入有价值的工厂品牌进入,即使现在还没有,那一定是在进入的路上。

没有洪水猛兽,都有现实的需求在这里,就看彼此之间的规则能不能匹配而已。你能尽早让对方发现你的价值,那你就能更快的进入状态,企业也会进入新的阶段。

有基础的,你怕什么?反正撑的住;没基础的,你怕什么?反正什么也没有。现在行业变革只露一点端倪,行业真正的冲击还没有到来。没有优势没有感觉的工厂,这1-2年就会出局一批。如果生意难做只是停留在口号上,没有多少人出局的话,那说明市场还远没有说的那么惨烈,真正的残酷阶段必然有一部分人流血退出。现在偶尔能能听到哪个代理商在清收在退出,那说明残酷的PK慢慢开始有点味道了。

渠道层面即使有所作为的话也需要3-5年以上的时间,大家也需要抓住这几年的波动期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坚持走,一旦渠道格局大势已定,品牌的格局上想有大的突破将更加困难,除非你确实做出了颠覆型的产品。

文章编辑:移民通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ctell.com/archives/6139

(0)
上一篇 2016 年 2 月 24 日 10:04
下一篇 2016 年 3 月 1 日 16:10

相关推荐